谘詢熱線
021-65358266
13391046116
NEWS/ 公司新聞
首頁  >  公司新聞  >  中國製造將步入高成本時代

中國製造將步入高成本時代

更新時間:2008-12-30瀏覽:4360次
    生產原材料價格飆升2008年以來,工業產品出廠價格指數(PPI)一直在高位運行。截止2008年5月,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上漲9.2%,原材料、燃料、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1.9%。

   “成本危機削弱中國製造業(ye) 的競爭(zheng) 力,但不會(hui) 阻礙中國成為(wei) 世界製造中心。不僅(jin) 中國,世界各國都在受能源、糧食和原材料性漲價(jia) 的影響。受本國鋼材價(jia) 格大幅上漲的影響,豐(feng) 田已經開始提高其北美市場銷售車型的價(jia) 格。"

    寶鋼、武鋼等大型鋼廠日前將第三季度產(chan) 品出廠價(jia) 格上調300~600元/噸,這將延續以前數個(ge) 季度鋼材價(jia) 格大幅上漲的趨勢。與(yu) 此同時,原油價(jia) 格頻創曆史新高,目前在每桶140美元高位徘徊。原材料價(jia) 格的迅速攀升,給一貫依靠低成本競爭(zheng) 的中國製造業(ye) ,帶來了的危機。如何化解危機,變危機為(wei) 機遇將是擺在每個(ge) 中國製造企業(ye) 麵前的首要課題。

    目前的綜合經濟環境決(jue) 定中國許多行業(ye) 產(chan) 品價(jia) 格彈性較高,行業(ye) 定價(jia) 能力不強,難以向下遊傳(chuan) 導成本壓力,其利潤空間被壓縮。2008年4月份,因成本壓力宣布漲價(jia) 的奇瑞和江淮,當月銷量環比下降了2..75%和26.4%,跌幅均為(wei) 同月乘用車平均跌幅的兩(liang) 倍多。空調、冰箱、彩電等家電企業(ye) 因年初提價(jia) 導致銷售規模、利潤雙停滯,紛紛以端午節為(wei) 契機,大範圍降價(jia) 。

    成本危機重創低端產(chan) 品的出口製造商。絕大部分出口企業(ye) 采用長期合同定價(jia) 的模式,在原材料價(jia) 格不斷上漲的背景下,生產(chan) 成本的上升不能立即體(ti) 現到產(chan) 品價(jia) 格上。出口企業(ye) 多沒有自主品牌,與(yu) 國外大型進口商談判時議價(jia) 能力弱,很難提高出口價(jia) 格。特別是紡織、服裝、鞋帽等超過半數的中小型出口企業(ye) 稅後利潤率集中在5%以內(nei) ,成本上漲極易導致企業(ye) 虧(kui) 損。據中國紡織工業(ye) 協會(hui) 統計,在有記錄的44200家紡織廠中,隻有1/3的企業(ye) 贏利。2008年廣東(dong) 服裝及衣著附件1至4月出口66.5億(yi) 美元,比去年同期下降15.1%。

    化解成本危機的招數在高成本的壓力下,企業(ye) 各施高招渡難關(guan) 。很多公司采取集中或者跨企業(ye) 聯合的方式采購原材料,以降低進貨成本。實行公司統一采購,然後根據各部門需要統一調配,不僅(jin) 可以做到大批進貨節約成本,更可以通過分析市場趨勢決(jue) 定原材料的儲(chu) 備,從(cong) 而規避價(jia) 格波動風險。海爾實施“四大"集中采購策略,即“大訂單、大客戶、大市場、大資源",對鋼板、化工物料、電子零部件等大宗原材料實行集中采購,節省成本20%到30%。

    一些中小企業(ye) 謀求產(chan) 業(ye) 協同,避免低價(jia) 競爭(zheng) ,向消費者傳(chuan) 遞成本壓力。美的、格力、格蘭(lan) 仕等廣東(dong) 家電企業(ye) 謀求價(jia) 格聯盟,拒絕大額低價(jia) 訂單,一致對外。國內(nei) 七家主流商用車企業(ye) 聯合建立了輕卡行業(ye) 聯盟,並集體(ti) 調高輕卡產(chan) 品的售價(jia) 。

    為(wei) 了緩解成本壓力,一些企業(ye) 開始對產(chan) 業(ye) 鏈上遊進行投資或合作。太陽紙業(ye) 在老撾成立子公司從(cong) 事育苗和示範林建設,利用東(dong) 南亞(ya) 廉價(jia) 的原材料資源,以緩解原料木漿和廢紙價(jia) 格大幅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。長虹與(yu) 上遊鋼材、塑料等供應商分別設立鋼材與(yu) 工程塑料聯合實驗室,開發新型替代原料。

    具有產(chan) 品優(you) 勢的企業(ye) 通過品牌、技術、開拓新市場等差異化經營策略,提高產(chan) 品附加值和利潤率。廣東(dong) 佛山一些紡織品出口企業(ye) 努力開拓南美等新興(xing) 出口市場,獲得了比歐美傳(chuan) 統市場還要高的利潤。江蘇盛虹集團在生產(chan) 普通滌綸纖維的基礎上,開發出超細纖維,用於(yu) 生產(chan) 運動衣麵料,產(chan) 品供不應求。

    步入高成本時代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,高成本都是橫在中國製造企業(ye) 麵前的一道門檻。未來PPI將維持高位,受油價(jia) 糧價(jia) 上漲和國內(nei) 貨幣信貸反彈壓力的影響,物價(jia) 上漲壓力仍然較大;同時為(wei) 擴大內(nei) 需,中國工資不斷上調,增大了勞動力成本。另外預計政府未來對油價(jia) 和電價(jia) 的管製也將逐步放開。

    高成本時代將加速產(chan) 業(ye) 結構性調整。企業(ye) 將更多考慮節能減耗,提高勞動生產(chan) 效率,改進技術,完成從(cong) 成本優(you) 勢向技術優(you) 勢的轉變。為(wei) 減輕出口依賴,抑製收支失衡,緩解通貨膨脹,政府也將大力推動產(chan) 業(ye) 結構調整,啟動內(nei) 需市場,擴大就業(ye) 。

    成本危機削弱中國製造業(ye) 的競爭(zheng) 力,但不會(hui) 阻礙中國成為(wei) 世界製造中心。不僅(jin) 中國,世界各國都在受能源、糧食和原材料性漲價(jia) 的影響。受本國鋼材價(jia) 格大幅上漲的影響,豐(feng) 田已經開始提高其北美市場銷售車型的價(jia) 格。

    中國企業(ye) 可改革原料采購模式,以此降低成本。大型企業(ye) 可開拓采購渠道,在範圍內(nei) 實行資源的有效配置。鬆下利用采購網絡,降低了鋼材成本,因此其洗衣機產(chan) 品可以在中國逆市降價(jia) 。中小企業(ye) 可跨企業(ye) 聯合采購原材料,以獲取采購規模優(you) 勢,並可繞開原料中間商。

    專(zhuan) 家建議,企業(ye) 應從(cong) 節約原材料、提高勞動生產(chan) 率,轉向建立供應鏈係統這一新的利潤源泉。現代商品中,物流等非生產(chan) 性成本占據較大比重,壓縮物流成本可補償(chang) 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壓力。中國企業(ye) 應完善其薄弱的供應鏈物流體(ti) 係,以達到降低總體(ti) 成本的目的。戴爾、沃爾瑪等,無不借助供應鏈管理創造了企業(ye) 盈利能力的再提升。

聯係電話:
021-65358266

微信掃一掃